一場春雪過后,又到了玉樹植樹造林的好時節。
4月9日,記者沿著感恩大道來到文成公主廟入口處的214國道處,在路邊的空地上,兩臺挖掘機正在轟鳴作業,為即將舉行的義務植樹造林平整土地。道路的另一側是去年就種好的樹木,在春雨的滋潤下,已泛出淡淡的綠意。
在現場監督施工的玉樹市林業環保局副局長勝利說:“今年,我們購買了11萬株樹苗,栽種范圍包括這邊的40畝地和通天河大橋到新寨村的44公里道路兩邊,其中還有補植補栽,除此之外還有工程造林,栽種面積將達5000畝!
玉樹地處青南腹地,海拔高、空氣含氧量低,很多樹木不適宜在這里生長,只能種植云杉、圓柏、花灌木等耐寒樹木,加之樹苗要從800公里外的西寧運輸,成本費用高,而這一切的困難都阻擋不了玉樹的綠色夢想——不僅要有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流、碧綠的草原、皚皚的雪山,更要有茂盛的樹木。
站在扎曲河畔的山坡上向下望去,美麗的扎曲河畔,一幅巨大的中國地圖郁郁蔥蔥,這幅地圖是由2698棵常青的云杉組成。市林業環保局副局長王寶山說:“這片林地是4·14紀念林,2698棵常青的云杉是紀念地震中罹難的2698位同胞。這塊林地共有35塊小林地,35塊林地共同組成一幅中國地圖,寓意著感謝全國人民對玉樹的幫助和支持。另外,在結古鎮還有6塊紀念林地,分別為四家援建央企和北京、遼寧的紀念林。同時,還有巾幗林、青年林、黨員林、國防林、愛國林6塊紀念林地。13塊紀念林總占地面積250畝!
和地震以前相比,地震后,玉樹市平均每年投入8000萬元用來植樹造林,結古鎮造林綠化也達到了378.57公頃,栽植各類苗木235萬株,完成12所學校、3家醫院、2個居住小區綠地驗收工作,共栽植喬木6種3000株、花灌木5種1000墩,模紋花壇色帶1000平方米、宿根花卉8000平方米、種植草坪15000立方米,訂制木花盆270組。
“地震以后,我們有了新家園、新生活,但是總感覺缺少點東西,那就是綠色的樹木,如今,城市有了一抹抹的綠意,通過光合作用,空氣中的含氧量提高了,人的精神狀態也好了,尤其是到了夏天尤為明顯!眲倮f道。
從扎西科到新寨村,從巴塘機場路兩側的感恩大道綠化帶到市內的兩河景觀帶沿河綠地,6個防護林帶、4個社區公園、3個市級公園,再加上一個個庭院綠化區,玉樹市區綠地面積達到430公頃……如今,在沐浴了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沐浴了全國各族人民無疆大愛后,玉樹以更加自覺、更加主動、感恩報恩的姿態詮釋出了“綠色感恩、生態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