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月13日從省文化新聞出版廳獲悉,為傳承和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我國民間文化藝術的發展和繁榮,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部去年在全國組織開展了2014—2016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命名工作。經評審和公示,我省有7個縣、鄉(鎮)被文化部命名2014—2016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這7個縣、鄉(鎮)分別是:剛察縣,代表項目“祭!;大通縣,代表項目“老爺山花兒會”;互助縣丹麻鎮,代表項目“丹麻花兒會”;尖扎縣,代表項目“五彩神箭”;貴南縣沙溝鄉,代表項目“藏族歌舞”;曲麻萊縣,代表項目“格薩爾藏戲”;天峻縣,代表項目“賽馬”。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是1987年文化部為推動民間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豐富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而設立的一個文化品牌項目。1987年至2003年,文化部為我省命名了8個“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和“中國特色藝術之鄉”。2007年至2008年,我省共有三個縣、鄉(鎮)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1年至2013年,文化部命名我省11個縣、鄉(鎮)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