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體育局局長張寧做全省體育工作報告
各位領導、同志們:
這次全省體育工作會議,是省政府同意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F在,我向會議報告2014年工作情況和2015年工作安排。
一、2014年工作回顧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國家體育總局的大力支持下,全省體育戰線緊緊圍繞省委確定的“24字”戰略任務,牢記職責和使命,以推動體育事業科學發展為根本,奮發有為,頑強拼搏,全力以赴做好各項工作,使我省的體育事業發展進一步打開局面,取得了新的業績。
一年來,我們努力抓好各項工作。
一是群眾體育蓬勃發展,認真實施《全民健身條例》和《青海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推動全民健身“三納入”,爭取資金2.09億元,投入到109個項目中,涵蓋各級體育部門、體育社團組織、體育基礎設施、體育賽事活動等。以“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為主題開展了各類全民健身活動3萬余次,較上年增長52%,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約170萬人,占人口比例的29.3%。注冊登記的社會體育指導員5087人,各類體育社團達376個。推動體育器材進鄉村、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景區、進寺院,覆蓋各市(州)縣(區)。完成省政府確定的十件實事中600個行政村的農民體育健身工程、98個鄉鎮健身廣場、65套全民健身路徑工程任務。實現全省7個市州、16縣(區)的37個大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完成國民體質監測8280個樣本和7978個體育場地的普查。西寧市實施了“10分鐘體育健身圈”建設項目。海東市在推進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中的做法受到歡迎。海西州對全民健身活動按常住人口人均3元予以保障。海南州全民健身組織網絡覆蓋率達到60%。海北州成立了“全民健身工作委員會”,推動全民健身“四納入”,實施“體育惠民五大工程”。青南地區大力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比賽,推動了全民健身活動。
二是競技體育繼續鞏固。我們積極備戰參加國內外比賽,共有445人次參加國內國際比賽123場,獲第一名7個、第二名9個、第三名15個、四至八名49個。我省選手毛雅杯在第七屆武術散打世界杯中獲得女子56公斤級散打冠軍,紀曉晶獲得亞洲射擊錦標賽女子10米氣手槍冠軍。組織承辦了青少年中國式摔跤錦標賽、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田徑耐力性項目高原地區對抗賽等4項全國性賽事活動。實施“高原人才開發計劃”,做好冬訓夏訓工作。組建成立青海省武術套路專業隊和職業乒乓球隊。運動員曹茉婕被評為我省“三八紅旗手”,紀曉晶被評為“全省先進工作者”,毛雅杯、王利寧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體育運動榮譽獎章”。印發《青海省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辦法》,審批一級、二級運動員142名,選派我省8名國家級裁判員參加全國執裁工作,新增國家級裁判3名,審批一級、二級裁判員116名。進一步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設立了青少年體育處。西寧市、海西州、海北州和各級業余體校在參加各類競賽和體育后備人才培養輸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三是體育產業穩步推進。我們注重發揮體育產業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扶持體育基礎設施、賽事活動和體育社會組織,取得了好的效果。加大對多巴國家訓練基地、尖扎國家水上訓練基地、丹噶爾自行車訓練基地、崗什卡滑雪登山基地的規劃設計和改造升級。提升品牌賽事的市場化運作水平,完成招商引資0.13億元的任務。研發品牌賽事相關產品60余種。全省各類體育健身培訓、體育休閑場所520處,同比增長13%。環湖自行車騎行的人數每年不斷攀升,全年達35萬人次,同比增長16.6%。聯合舉辦了CBA季前賽、全球華人登高峰、全國戶外拓展大賽、全民健身羽毛球賽等。做好體育彩票工作,全年體彩銷量10.36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38.63%,較上年增長64.34%,籌集體彩公益金2.22億元,較上年增長0.79億元,增幅56%。
四是品牌賽事提檔升級。我們成功舉辦了第十六屆省運會暨全民健身大會、第十三屆環湖賽、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和精英賽、國際攀巖賽、“行走中華水塔”國際徒步活動等品牌賽事,不斷提升了青海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特別是第十六屆省運會、環湖賽的開幕式精彩熱烈隆重,而又節儉,得到了社會的一致好評。第十六屆省運會暨全民健身大會突破傳統模式,把省運會與全民健身大會合并舉辦,首次把省直機關職工運動會、殘疾人運動會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納入其中,共設66個大項、303個小項,體現了參與性、競技性和特色性的有機統一。環湖賽橫跨青甘寧三。▍^)13個市州、17個縣,繼續保持了洲際賽事中海拔最高、距離最長、天數最多、難度最大的特點!靶凶咧腥A水塔”國際徒步活動蘊含的生態體育理念得到國家體育總局的表揚。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的辦賽經驗在全國游泳交流大會上進行了交流。海東市、海西州、海北州、黃南州打造的國際民族民間射箭邀請賽、“激情穿越柴達木”徒步探險活動、汽車摩托車越野拉力賽、崗什卡登山滑雪交流大會、露營大會等品牌日趨成熟,形成了“品牌帶品牌、品牌推品牌”的良好格局。
五是融合發展不斷深入。我們結合全民健身、體育競賽、體育產業、品牌賽事等,充分挖掘體育豐富的文化內涵。大力推廣賽馬、賽牦牛、民族馬術、民族摔跤、民族射箭、輪子秋表演等傳統體育項目。推動公共文化旅游體育設施綜合利用,推進全民健身逐步成為社會風尚,促進體育健身文化深入人心。在2014中國體育文化·體育旅游博覽會上,“行走中華水塔”國際徒步線路、環湖賽分別被評為2014年中國體育旅游十佳精品線路、十佳精品賽事,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崗什卡登山滑雪基地、達玉部落自行車旅游服務基地等入選體育旅游精品項目。
六是基礎工作得到鞏固。我們高度重視體育宣傳工作,全年共采編發布音視頻1.2萬條,報刊、網絡刊載報道1.6萬篇、300余萬字,圖片6萬張。與新華網青海頻道共同建成體育宣傳專題網頁和信息平臺。與電信和省外有關方面聯合打造“智慧體育”。編發的體育信息被國家體育總局采納133條,被省政府網站采納49條,榮獲“全省政府系統信息工作先進單位”稱號,被省委宣傳部評為全省優秀政府門戶網站。多巴國家訓練基地完成國家隊、外省市運動隊23支(次)、503 人次的訓練服務保障任務,接待省內各類活動93次、6826人次,省內外游客2.1萬人次。抓好體育科研和培訓工作,組織各類培訓4000余次,參訓人數10萬余人次。
一年來,我們不斷加大自身建設力度。
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履行黨組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首次召開省體育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推動紀委履行監督、執紀、問責的工作。不斷鞏固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三基”建設和機關效能建設成效明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嚴格執行干部任用條例,不斷完善標準嚴格,環節銜接,措施配套,責任明確和管理全面的干部選任機制,提任交流副廳級干部2人,提任交流處級干部20人,清理在企業兼職干部6人。把執教成績突出的2名教練員選拔到局屬單位領導崗位。認真抓好人事檔案整理和退役運動員安置等工作,推動體育系列職稱評審常態化。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省政府21條措施,對辦文辦會、辦公用房、公務用車、“三公”經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整治。從嚴控制體育賽會規模,壓縮了開閉幕式時長,精減政務活動和文藝演出環節。拓寬監督渠道,實行網絡問政,首次邀請不同行業的7名同志擔任監督員。深入開展“七個一”聯點活動,機關54名干部確定了69個聯系點。抽調12名干部入駐農村牧區開展幫扶工作。為聯點幫扶村湟中縣多巴鎮合爾營村落實幫建資金8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