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說:西王母自瑤池沐浴而出/翩躚東巡于昆侖故土/一陣疲憊襲來/便在這圣地洞穴棲息打坐冥想……無論再華麗的語言,也無法描繪出湟源宗家溝的萬千景象、風情萬種。沿著時間隧道,漸行漸近的宗家溝漸漸掀起神秘面紗。
1 西王母文化要成為青海品牌文化
從2004年開始,湟源縣多次組織和邀請省內外眾多知名專家和學者,通過實地考察、走訪群眾、查閱文獻、召開研討會等多種形式,對昆侖文化與湟源的關系展開了全面系統的考察研究。據了解,湟源史稱“西戎羌地”,是古羌人生活棲息的地方,境內有早期西王母石室等原始遺存。近年來,專家學者對湟源地理環境、史料記載、民間傳說、出土文物等展開了綜合考證,認為湟源是史前西王母的主要巡游地,境內的宗家溝石窟群是早期西王母石室,大華中莊卡約文化遺址可能為西王母時期的文化遺存。因此,湟源是西王母故里,昆侖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這是湟源縣打造西王母文化品牌的一大研究成果。
省委相關領導在湟源調研考察青海昆侖文化研究會籌備工作和西王母文化開發情況時強調,要深入挖掘,系統研究,把西王母文化打造成湟源乃至青海的品牌文化。
湟源縣地理位置獨特,歷史文化深厚,近年來,經專家學者考證研究證明,湟源是西王母故里,是三千多年前西王母的巡游地和西王母國早期的政治經濟中心,宗家溝眾多石窟為西王母早期石室,出土了犬戲牛鳩杖首、黃帝四面銅像等大量西王母時期的文物。為此,湟源縣投入人力、物力挖掘,整理和策劃,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6月10日,湟源縣委負責人在談到今后的發展時說,以西王母為代表的昆侖文化是中華文化根文化,也是青海文化的拳頭品牌,開發西王母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要邀請專家學者,繼續深入系統地挖掘和研究,打好、打響西王母文化品牌,積極策劃組織好首屆中華昆侖文化周暨西王母祭拜大典活動,并以此為平臺大力宣傳開發西王母文化,這對增強世界華人的文化認同感,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等都有著積極的意義,也可以提高湟源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把湟源打造成世界華人尋根問祖之所在。在此基礎上,還要開展探秘王母石窟、展示民俗風情等多種文化活動,豐富湟源乃至青海旅游的文化內涵,讓湟源文化旅游走出青海,走向世界。
“兩年來,西王母祭拜大典每年舉行。今年的祭拜大典,正在積極籌備之中!6月8日,湟源縣委宣傳部部長郭統駿說。
2 西王母祭拜大典昆侖文化溯淵源
時間停留在2009年8月21日,由青海省昆侖文化研究會、青海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青!や以词讓弥腥A昆侖文化周暨西王母祭拜大典,在西王母故里湟源宗家溝隆重開幕。
舉辦中華昆侖文化周暨西王母祭拜大典,對于挖掘湟源歷史文化資源,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樹立特色文化品牌,擴大青海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促進文化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把湟源打造成為青藏旅游線上的重要驛站以及提升環湖旅游文化內涵與品位,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3 宗家溝昆侖文化的脈絡日漸清晰
湟源縣毗鄰西海,位居湟水源頭。四面被祁連山支脈大通山、日月山、華石山環抱,是南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也是青海農業區與牧業區的交界地帶。
早在西漢,這里便成為內地通往西部牧區至西藏的重要通道,也是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集聚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留下了卡約遺址、漢唐古堡以及西王母石室等眾多文化內涵深厚的古代文化遺跡和美麗傳說。
近年來,昆侖文化在國際上掀起不小的熱潮。也猶如一條抽不斷的彩絲,情牽夢繞著每個華夏兒女,許多關注這片熱土的專家學者紛至沓來。隨著專家學者一次次深入考察,隨著政府對當地文化建設的日益重視,宗家溝“昆侖文化”的脈絡日漸清晰……
日本學者田武彥曾經提出:從長安到西王母國的里程約1925里,到西寧1800里,向西行125里,是昆侖之丘的西王母石洞,而宗家溝石洞群的位置正好符合這種距離的計算。我省地方史學家程起駿先生說:“對昆侖文化的崇拜在青海乃至全國都被廣泛認同,這是華夏兒女追求真善美的體現!
著名作家井石也表示,他作為一名湟源人,為故鄉曾是古羌人游牧的樂土而感到自豪。
民俗學家趙宗福認為,以昆侖山為載體的昆侖神話,氣掩日月,道貫古今。如伏羲創世、女媧補天、共工觸山、刑天舞威、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赤松行雨等等,反映的是中華民族追求理想、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對中華文化的形成與發展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中國的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無不在昆侖文化中汲取營養和靈感。昆侖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
宗家溝:因西王母而神秘
時間:2015-01-30 12:52:26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 瀏覽次數: 我來說()
字號:TT
請選擇您瀏覽此新聞時的心情
相關新聞
- 《地心歷險記》第三部將拍 “神秘島”后再探險2013-09-06 17:23:00
- 《地心歷險記》第三部將拍 “神秘島”后再探險2013-09-06 17:23:00
今日熱點推薦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