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源頭牛頭紀念碑
一副雄壯的牛角直指青天,一個原始的圖騰傲立河源,白云繚繞著雪山的夢想,經幡飄揚著民族的期冀,銘刻成中華民族堅忍不屈的豐碑。
牛頭紀念碑位于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間的海拔4610米的措日尕則山的頂峰。為開辟黃河源頭的旅游業,瑪多縣人民政府于1988年9月修建了這座“華夏之魂河源牛頭碑”,碑體總重5.1噸,純銅鑄造,碑身高3米,碑座高2米,寬2.8米,單層厚度1.5毫米。已故十世班禪大師和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分別為紀念碑題寫了藏漢文“黃河源頭”字樣。碑后刻有瑪多縣人民政府撰寫的碑文,均用銅版鑄模鑲嵌,碑式別致,字體雄渾,象征著中華民族歷經滄桑的悠久歷史和勤勞樸實的品格。紀念碑選擇了原始圖騰神圣的崇拜物--牛,以其角粗獷、堅韌、有力的造型,概括了我們偉大而堅強的民族性格,佇立碑前,仰首觀望,使人油然產生一種無與倫比的震撼,感受到中華民族強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傲岸不屈的精神力量。
徜徉在在牛頭碑的附近,還會看到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后,由港澳同胞親手豎立的兩塊紀念碑。它們就像兩個飄流在外的游子,終于回到中華母親溫暖懷抱,在河源的高天后土之間,無聲地訴說著彼此的思念與歡喜之情……依偎在古樸、雄渾、粗獷的牛頭紀念碑圍欄旁,翹首眺望,可以看見那披銀掛甲的巴顏喀拉山高聳入云,綿延無盡,在皚皚的雪山下,草原廣袤遼闊,碧綠如洗。那撒滿山岡、湖畔的牛羊,怡然自樂,緩緩游動;黑白相間的帳篷點綴在綠絨毯一般的草灘上,似橫亙的扁擔,又如散落的蘑菇,眼前青煙繚繞,耳旁牧笛悠悠,幾乎就是一幅優美恬淡、人間天上的的世外美景,使人樂而忘返,回味無窮,頓生心蕩神馳、物我兩忘之感。
黃河源頭牛頭紀念碑所處的措哇尕則山是位于扎陵湖、鄂陵湖、卓讓湖之間的最高山峰,也是一覽三湖勝景的絕佳地理位置,在今后瑪多旅游建設規劃中,還擬在此處修建一座觀湖亭,屆時,將消除因山頂氣候多變而給游客帶來的諸多不便,為游客增設棲息、觀景和拍照等多重功能。牛頭碑傲岸的風姿將成為觀賞湖山勝景的經典景觀,銘刻在無數人的心中。